水泥智能化高峰论——深入探讨水泥生产系统智能化未来

  越来越多水泥集团向混凝土业务延申但依然没能打破两者之间的隔阂。

  水泥与混凝土是关联度非常紧密的相邻产业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近年来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又都同样面临着环保、能源的巨大压力都同样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市场考验。从国外传统水泥建材集团来看水泥集团只有延申产业链才能实现自身的飞跃这就从客观上要求了国内水泥领军企业进行变革。

  中国建材正在做的“水泥+”业务、海螺水泥在四川、贵州两省试点的商混业务也都是这一行业趋势的表现。但简单将水泥和混凝土两种业务组合并没有解决长期以来二者之间的矛盾甚至越加尖锐更别没有实现推动建筑行业进步的目的。

  清华大学教授廉慧珍曾表示一直以来水泥和混凝土一直分属于两个学科体系在生产中存在严重的行业隔离现象。在过去水泥强度和混凝土总体强度等级多较低、混凝土结构服役环境相对简单的情况下水泥和混凝土之间的相互矛盾并不明显。而如今随着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泥业和作为用户的混凝土业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

  对于原因廉慧珍认为主要是传统观念的陈旧。“水泥就是为混凝土而生产的不可能脱离混凝土而单独存在。但水泥为混凝土服务的概念一直以来都没有建立起来。她认为思想观念指导行动改变生产关系是最难的。”廉慧珍说。

  一位从业多年的混凝土企业负责人分析认为混凝土和水泥行业之所以多年存在矛盾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他表示:“第一水泥行业重生产不重营销的产业卖水泥的工作交给经销商即可也就造成了水泥厂并不重视下游商混企业的使用体验。第二,轴承测振仪恰恰出现在经销商这一环节。由于多了一个环节,便携式粗糙度仪商混和水泥企业之间的信息并不通畅。”

  最后一个原因该负责人认为出现在混凝土行业自身。”长期以来的生产惯性部分商混企业对成本斤斤计较不愿尝试和选购质量更优和更稳定的水泥产品。“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宋少民接受采访时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水泥对于混凝土的需求的变化发生了改变。水泥行业应该意识到在现代混凝土技术的推动下水泥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或者说走到了十字路口水泥应该走和混凝土融合的道路。

  对于目前水泥行业片面追求强度的问题廉慧珍认为混凝土强度和水泥强度没有直接而简单的必然相关性。用强度的高低作为水泥质量高低的标准是错误的任何强度等级的水泥都应当是高质量的。当前水泥质量问题是多方面的恰恰是盲目追求强度的结果。

  中国水泥网定于2019年8月15日在南京举办“2019中国水泥智能化高峰论坛暨第十一届国际粉磨峰会”,炉温曲线测试仪本届峰会以“数字生产智慧工厂”为主题邀请行业专家及相关业者全面梳理当前水泥工业技术成就深入探讨水泥生产系统智能化未来。

  联系人:何学露

  电  话:18958055002(微信同号)

  传  真:0571- 85871616

  邮  箱:cehua@Ccement.com